为实施小麦抗逆高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提升小麦单产水平,展示小麦抗逆高产技术,促进小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小麦冬前控旺技术推广,我站拟通过公开遴选的方式确定该项目的实施主体,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遴选原则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
二、申报对象及项目要求
项目拟开展区域内的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具体实施点位相关要求如下:
项目名称 | 拟开展区域 | 主要应用技术 | 项目实施要求 |
小麦抗逆高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 郫都区 | 小麦翻旋浅覆、小麦冬前生长调节剂控旺等技术 | 1.小麦抗逆高产技术研究与示范片大于200亩; 2.示范片土壤为壤土或砂壤土,前茬作物为水稻; 3.示范区交通便利,示范片集中连片; 4.具备小麦的机械化种植经验。 |
新都区 | 1.小麦抗逆高产技术研究与示范片大于300亩,试验区面积大于10亩; 2.示范片、试验区土壤为壤土或砂壤土,前茬作物为水稻; 3.示范区、试验区交通便利,示范片集中连片; 4.具备小麦的机械化种植经验。 |
三、申报条件
1.有参与项目实施意向,且能按照相关技术要求配合示范正常开展。
2.经营地块面积符合所申请项目要求、示范带动能力强、相对集中连片、交通便利、地块平整、展示度相对较好。
3.近3年在经营活动中无重大违法记录。
四、申报材料
申报单位需提供以下材料,所有材料整理成套并附目录,一式一份(需加盖申报单位鲜章):
1.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小麦抗逆高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主体申报表(见附件1)。
2.申报单位基本情况介绍,包括主要业务开展概况、相关的项目经验、自身的特色和亮点等。
3.提供工商部门依法注册登记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法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开户行许可证复印件。
4.相关证明材料。
(1)土地承包合同的复印件、土地流转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
(2)提供现已有(或租赁)作业机械的数量照片或合同等证明(在照片或合同前页注明是自有或租赁,并注明数量)。
(3)其他证明材料:如交通条件、从业人员证明、获奖材料复印件。
小麦抗逆高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申报材料请报送至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成都市武侯区七道堰街12号),材料报送截止日期2025年10月16日17:00前。
五、遴选流程及结果公示
在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官网公示“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关于公开遴选小麦抗逆高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主体的公告”,由各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行申报,再由市农技总站遴选专家组成员独立对每个申报单位提供的材料按照遴选办法与评分标准(见附件2)进行审核、打分,确定项目实施主体。遴选结果将在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官网公示。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孙老师,联系电话:028-85096357。
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025年10月11日
附件1
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小麦抗逆高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主体申报表
申报单位名称 | |||
申报单位法人 | 联系电话 | ||
工商注册时间 | 办公地址 | ||
2025年小麦种植面积(亩) | 2025年水稻种植面积(亩) | ||
2026年小麦拟种植面积(亩) | 种植区域 | ||
附件材料 | 申报主体结合实际情况提供附件材料,在此处注明附件名称,具体材料随后另附,如: 1. 申报单位的主要业务开展概况、相关的项目经验、自身的特色和亮点等。 2. 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身份证、开户行许可证复印件。 3. 土地承包合同的复印件、土地流转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 4. …… | ||
申报单位承诺 | 承诺:本单位保证以上填报内容及数据真实,保证按时按质完成本项目建设内容,且近3年在经营活动中无重大违法记录。 如有弄虚作假的,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欢迎社会全程监督。
单位(盖章): 法人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
附件2
小麦抗逆高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主体遴选评分细则表
项目及分值 | 评分标准 |
服务组织资质及相关经验 (30分) | 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时间2年以上记10分,满1年记5分,满分10分; 2023年-2025年在项目拟开展区域从事与申报项目相关的服务或作业证明材料,每完成1次记4分,完成5次及以上20分,满分20分。未有此区域内与申报项目对应的服务或作业经验,则0分。 |
种植面积 (20分) | 新都区实施业主示范作物种植面积310亩记15分,每增加50亩加1分,310亩以下记0分,满分20分。郫都区实施业主示范作物种植面积200亩记15分,每增加50亩加1分,200亩以下记0分,满分20分。 |
机械作业 (20分) | 在小麦生产中能应用农机及无人机开展整地、施肥、播种、追肥打药、收获作业5项,每完成1项记4分,满分20分。未完成则不得分。 |
交通 (10分) | 自有或联合周边农户种植区域交通便利、视野宽广,根据田块照片及当地道路交通状况照片酌情给分。 |
从业人员 (10分) | 申报单位每拥有1位从业人员记2分,满分10分。 |
社会评价 (10分) | 近5年申报单位或者法人获得奖励、认证的,省级及以上的,每项记5分;市级每项记2分;县(区)级每项记1分。满分10分。 |
24小时服务热线
028-6152-4007